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对乌龙茶树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二)
2 结果与分析
2.1 乌龙茶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的专用组成及其配比
福建省乌龙茶产区的常见乌龙茶树(‘水仙’‘肉桂’‘毛蟹’‘梅占’‘黄旦’‘大叶乌龙’)鲜叶中的17种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见表1。由表1可知,配方品质乌龙茶中各种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氨基谷氨酸、酸叶树生天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面肥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对乌的影33.55%~36.59%。选择含量较高(>5.0mg儋)的龙茶理特天冬氨酸、谷氨酸、性及响亮氨酸、专用丙氨酸、配方品质甘氨酸、氨基苯丙氨酸、酸叶树生赖氨酸和精氨酸8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面肥69.24%~71.21%)作为专用配方氨基酸的组份。从8种主要氨基酸的对乌的影含量分别算出各种氨基酸所占比例,从而得到乌龙茶树的龙茶理特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配比为:16%天冬氨酸、24%谷氨酸、14%亮氨酸、10%丙氨酸、9%甘氨酸、9%苯丙氨酸、9%赖氨酸和9%精氨酸。
2.2 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对乌龙茶萌芽期和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见,喷施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均提早“铁观音”和“本山”的茶树萌芽时问,4个氨基酸浓度处理问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差异显著,萌芽时间提早了3~5d;“铁观音”和“本山”的萌芽数分别提高了13.61%~21.70%、13.18%~20.46%。喷施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可提高“铁观音”和“本山”鲜叶产量,不同氨基酸浓度处理之问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铁观音”和“本山”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6.16%~35.68%、22.87%~26.12%。因此,茶树萌芽前喷施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能提早茶树的萌芽,提高茶芽密度,从而提高茶叶产量。
2.3 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对乌龙茶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
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对乌龙茶树叶片生长起到直接作用,叶面积大小、叶片厚度和叶片的气孔密度均发生变化。由表3可知,喷施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显著提高了茶树气孔密度;“铁观音”的叶面积、叶片厚度和气孔密度分别增加了11.70%~21.16%、12.90%~22.58%和9.38%~21.88%,但差异不显著;“本山”的叶面积、叶片厚度和气孔密度分别增加了15.85%~17.73%、18.18%~31.82%和9.72%~20.83%,但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氨基酸处理下,叶片形态特征存在差异,1.5g/L处理的叶面积、叶片厚度和气孔密度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喷施1.5g/L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能增加叶片面积和叶片厚度,提高气孔密度,有利于促进气体交换,提高乌龙茶树叶片光合作用。
2.4 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对乌龙茶生理特性的影响
叶绿体是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绿素含量决定着叶片光合作用能力。由表4可知,喷施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后“铁观音”和“本山”茶树总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7.84%~40.90%、13.02%~33.33%,其中,1.5g/L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处理的总叶绿素含量均为最大值。可溶性糖是叶片中光合作用的产物,可溶性糖是构成茶汤浓度和滋味的重要物质,还参与香气的形成。由表4可知,喷施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显著提高了乌龙茶树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氨基酸浓度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有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5g/L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处于最大值,“铁观音”和“本山”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6.67%和38.74%。茶树叶片中的蛋白质是茶叶氨基酸的主要来源,蛋白质含量影响着茶叶代谢反应和茶叶品质成分。由表4可知,喷施专用配方氨基酸叶面肥显著提高乌龙茶的叶片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随着氨基酸浓度的增加,呈现m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1.5g/L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均处于最大值,“铁观音”和“本山”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3.74%和29.44%。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热带作物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茶叶,天冬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
- ·红牛(广州)控股集团提神宝为何能结束功能饮料的“战国时代”?
- ·单场记录:张伯伦得分+篮板王 斯凯尔斯30次助攻
- ·从汕头小店到500店 大眼蛙童装再借IP动漫跃向新十年!
- ·科技力量为防灾减灾注入新动能
- ·法治课堂开讲啦!护航青春助成长
- ·《无主之地4》新预告 聚焦人气角色“小吵闹”
- ·武切维奇26+13米克斯罚球制胜 魔术加时胜76人
- ·Nike携手Hyperice推出创新“电掣”系列高帮鞋
- ·教育部:将健全机制使大学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
- ·有哪些野生菌可食用?可以经常吃吗?食用攻略请收好
- ·从汕头小店到500店 大眼蛙童装再借IP动漫跃向新十年!
- ·蒙格:我跟巴菲特不買保險|天下雜誌
- ·平安夜南阳85名司机酒驾被查 仅中心城区就有38起
- ·全球首款自毁SSD!一键毁灭全部数据 断电也不怕
- ·我国发布全球首个深海海山数字化智能系统
- ·算法“破茧”非一日之功